不可否认,通过Google我们才有机会和顶尖开发者共事,切实学到更多东西,而这在小公司几乎不可能发生,主要是因为这些Consultant按时计费的高昂费用,就不是一般小公司所能承担的。
这里会涉及到一个叫做「机会成本」的概念,简单理解就是,假若在一家大公司待久了,就会很难丢掉这个 Package,而实际上待得越久,所谓的机会成本就会越高。考虑到机会成本,我的建议是尽早跳出来,不要在大公司待太久,以降低机会成本。
坚持在好的赛道中,做长期有价值的事
创业如何选择一个好的赛道,什么才算好的突破口。我分享一下在做了3个完全不同类型公司后的小感悟。
我创立的第一家公司,它有很好的现金流,天花板没有很高,主要还是得益于市场的小众化。
第二家公司则相反,其市场广阔,前景远大,主要是基于Deep Learning去做AI推荐引擎,区别于当下火爆的ChatGPT大模型,但它问题突出,即商业化困难,早期难以落地,总苦恼于“有技术但产品销售不出去”,谋生成问题。
我现在的这家企业——Qbit趣比汇,主要是服务出海中小企业,解决他们国际业务中涉及到的海外银行账户、费用管理等固有痛点问题,这个层面它既有很大的市场,同时离商业化也比较近。
图源:Qbit趣比汇
为什么说市场前景可观?现在越来越多公司开始做全球化生意,出海逐渐成为必选项,无论是跨境电商,还是SaaS出海,都需要一个底层的金融Infrastructure。资金的流动对一个企业来讲是至关重要的,而传统海外银行,流程无数字化支撑,产品落后,页面交互差,用户体验糟糕。我想把我们FinTech优势最大化,让更多中小出海企业真正感受Neobank的高效、安全和稳定,这也是我为什么进入FinTech领域的理由。
总的来说,选择的方向最好是大趋势、天花板足够高的。但我最近有些Learning,就是说创业初期最好选择一个比较小的切入点,宏大的切入点或许并不会带来好的机会,因为在你之前这些机会已经被有实力的大公司消化掉了。
因此,对创业公司而言,可以去定一个大目标,但切入点要小,这样才能在早期存活下来,然后建立起竞争壁垒。
对于创业者而言,初期的一两年最为焦虑,而对创始人来讲,最头痛的莫过于Product Market Fit了,其实就是产品和市场的契合度,听起来简单,但实际非常难。
有时候你找了一个Product Market Fit,但它可能是假的。我在第一第二家公司做 AI 内容推荐引擎的时候,我记得前三个月都会跟其他几个联合创始人天天坐在咖啡厅讨论产品、看数据,然后找Product Market Fit。
其实,三个月过后同样还是会为Product Market Fit焦虑。就我自身创业经历而言,我觉得创业前期最艰难的不是资金、团队,Product Market Fit才是创业难点。比如有些团队因找不到Product Market Fit,产生太多次的意见不和,然后导致分崩离析。
总之,90%公司在第一年没有找到Product Market Fit属于正常现象,但我希望大家能对Product Market Fit有足够的认知,并且不断地调整心理预期。
最后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团队。三次创业,我的团队组成都截然不同。
第一次创业在棕榈大道,团队早期成员基本来自海外名校,但实际上他们并无太多丰富经验。我们在硅谷的一年多时间并没有找到合适的Product,直到回北京,做中国市场,才慢慢找到Product Market Fit,最后一步步发展起来。其实有时候华丽的团队背景,好看但不一定好用。
创立的第二家公司,团队大部分成员都是我熟悉的,彼此没有磨合问题,但这也有利有弊,不好之处就是没有带来新的增强,当遇到商业化难落地的情况,团队仍旧没有人能很好去解决这个问题。
现在Qbit趣比汇团队的建立,可以说是属于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会根据不同阶段去逐一完善。原始团队只有三个人,从北京到杭州开始,而我身兼数职,写代码、设计产品,以及做一些Compliance的事情等等。后面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和扩大,在合适的阶段一点点补齐更多合适的人进入到团队,这也是原始团队慢慢成长的一个过程。
我始终认为,创新就是去搭建现在到未来的桥梁。希望在座的同学们都做到持续创新,选择所要探索的行业领域,保持敏锐和专业的洞察力,长期高效创造有效价值。
以上就是我在学习和创业期间的一些Learning和分享,再次感谢我的母校上海交通大学和真格基金给我这个机会和各位交流,谢谢大家!